广州研究设立期货交易所碳排放为首个品种

但这并不是说,仁可以笼罩一切,代替一切。

主体思维同整体思维是不是相互矛盾呢?我认为不仅没有矛盾,而且是完全一致的。这虽然涉及认识的主体性问题,但它并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纯客观的认识,而是强调对社会生活以及道德行为的认识,因此,仍然属于主体实践思维。

广州研究设立期货交易所碳排放为首个品种

《易经》固然属于经验综合性思维,同样也要找出人与自然界的某种联系,正是这种联系表现出它的思维特征。卦、爻辞所提出的最根本的问题,就是人类生命如何产生、发展和实现的问题。三、指示客观运动的动词卦。有些卦则与人的心理行为有关,其中既有主体修养的因素,又有心理承受能力等问题,其中还涉及身心关系等问题,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,主体因素起主要作用则是可以肯定的。六十四卦的卦名,明显地表现出有机整体论的思维特征。

从结构形式而言,《易经》是一个以象、数为特征的符号系统,具有某种形式化的特征,但是,它又配以卦、爻辞等文字说明,以阐明其中所含意蕴,《易经》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在以语言符号为特征的意义世界之中。还有一种情况,是讲认识和实践的,它强调主体的认识能力和实践效果,对于某类事物或活动具有重要作用。从语言学的角度讲,也是很有意思的。

这就是《易经》的天人之学。《易经》的符号系统带有很大的神奇性,但从中并未发展出真正形式化的数学,而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天人之学。但是通观《易经》,并不存在这样的因果必然性。我想指出的是,《易经》既不是神秘主义的目的论思维,也不是机械因果论思维,甚至也不是纯粹的数学集合论思维,而是一种有机整体论思维,这才是《易经》思维的根本特征,但还不是它的唯一特征。

但事实上,任何卦都可以从存在方面去理解,也可以从功能方面去理解,既可以从客体方面去理解,也可以从主体方面去理解,因为存在与功能、主体与客体本来就是合一不分的。那么,《易经》所讲的联系是不是某种纯粹的偶然性呢?这样理解也有困难。

广州研究设立期货交易所碳排放为首个品种

在某些儒家经典中确实有过这样的思想,但在这样的命题中,有明确的主体,有施祸施福的主宰者,这样的主宰者就是天或帝。所谓因果思维,是从原因推出结果,其间有某种必然的联系。四、指示主体活动的动词卦。《易经》中的主体思维是在天人合一整体论的模式中发展的,它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体思维,它是从如何完成生命过程、实现生命价值这个意义上,也就是从主体实践的意义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,因此,它是一种主体实践思维。

* 原载《周易研究》1992年第2期,第33‒36页。《易经》中的数,同象紧密联系在一起,而《易经》中的象,不是别的,就是意象,即代表某种物象或现象,并且隐含着某种意义。总之,任何一卦都不能说是纯粹客体的,也不能说是纯粹主体的,既不是只存在而无活动,也不是只活动而不存在。恒卦的不恒其德,或承之羞,曾被孔子引用过,并且断定:不占而已矣。

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,都与自然界和人类的生命有关,每一卦中的、二爻,便是构成生命的基本要素。按照这种思维,天人是合一的,但并不都是神秘的,也不是没有任何规律的互渗律。

广州研究设立期货交易所碳排放为首个品种

这是对神秘主义思维的一个突破。如果从词性进行分析,六十四卦可分为两大类,一类是名词卦,一类是动词卦。

后来《系辞》又有天地之大德曰生、生生之谓易及三材之道等命题,正是从《易经》所含蕴的意义中发展出来的,这表明,人与自然界不再是外在的因果关系,而是内在的有机联系,并具有某种目的性,但不是神学目的论。正如《序卦传》所说,有天地然后有万物,有万物然后有男女……因此,人和天地万物有内在的联系。但是,我们不能得出结论说,《易经》思维是天人目的论的神秘思维。在《易经》看来,人与自然界处在相互感应、相互对应、相互作用的统一过程之中,是一个双向交流的有机整体。从现有的《易经》文字来看,它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抽象能力,并且运用了某些逻辑和心理学的方法,孕育着某些科学思维的萌芽,无论从哪方面来看,它都体现着某种哲学意义上的思维方式。正因为《易经》从自然界本身解释了生命的来源和原则,它并不需要上帝创造了人那样的宗教学说,后来也没有发展出那样的学说。

前者指示象,可归之于存在范畴。但在《易经》中,却没有这样的主宰者,主体就是人自身,人应当承担自己行为的后果,因此,不能被归结为神报论的宗教思维。

由于《易经》所强调的主体性,不是以主客体相对立、相分离为特征的主体性,而是以主客体相统一、相融合为特征的主体性,因而它是绝对的,不是相对的,是绝对主体性思维,不是相对主体性思维。如果说,《易经》在这方面还保留着天命或神的形式,那么,它在实质上已经不起重要作用了。

应当指出的是,《易经》所表现的思维,从深层的意义上说,并不是天命有德、赏善罚恶那样的宗教思维。比如谦、复、无妄、颐、恒、艮、节、小过、蛊等卦,在这方面表现得非常明显。

《易传》有所谓观象取义之说,但严格说来,这种关系并不是认识论的,而是整体论的,因为人和自然并不是主客对立的,而是完全合一的,这种统一性是建立在生命信息之上的。因果思维是科学的,目的论思维则是神秘主义的,两种解释是截然相反的。《易经》中的象,本身就是知觉表象性的,其意义则是隐喻性的,它并不是纯客观的物象或现象。比如乾、坤两个最基本的卦,就是如此。

其中,有些生命原则是潜在的,有些则是现实的,有些是作为生命条件存在的,有些则是以各种生命形态出现的,并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性。在《易经》的整体结构中,自然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生命过程,人则是这一过程的生命主体。

这种由整体思维进而强调主体地位和作用的思维特征,在《易经》中已经很突出。其所以如此,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相关因素和条件,并且有人即主体的直接参与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主体实践的意义被空前地提高了,它不仅仅是决定吉凶祸福的条件,而且是实现生命价值的根本途径。《易经》最关心的是人类和自然界的生命现象,它把人与自然界统一起来,从中寻求生命的意义和规律。

其进一步发展,必然摆脱占筮形式,直接由实践来说明一切。进入 蒙培元 的专栏 进入专题: 易经 思维方式 。这实际上是对《易经》主体原则的一个肯定。不管某卦所指示的物象是什么,其实际意义都是讲天人关系的,这种关系是以生命现象与生命活动为其轴心的。

其实,《易经》的影响是多方面的,应当开展多方面的研究。历来人们解周易,有变易、交易、不易之说,但最根本的意义则是生易。

更重要的是,生命是一个不断生长、不断演进的过程,人和自然界构成这一演进过程中的两个基本项,一切联系都是围绕这一基本关系展开的。《易经》认为,主体的参与和实践活动,对于生命而言决不是无关紧要的,而是非常重要的,甚至是决定性的,不管这种作用是间接的还是直接的。

这一点对后来中国哲学思维,具有决定性的影响。所谓主体思维,就是重视主体即人在有机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,甚至意识到,主体在实现天人合一方面能起到决定性作用。

北京今起调整居民用水价格 每立方米涨0.30元
中海油与委内瑞拉签石油勘探合同